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,为构建校园安全防护体系,切实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,“寓见平安”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站在燕山大学东校区中快餐厅门口组织开展“智防诈骗 守护青春”安全反诈主题教育活动。本次活动聚焦网络消费场景中的新型诈骗手段,通过“理论+实践”构建反诈防护体系,着力培养大学生安全消费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。

反诈宣传册发放现场
一、创新教育模式:场景实践深化认知
活动现场设置三大安全教育实践区。在“反诈标识鉴别区”,通过比对32组正版与仿冒金融平台标识,剖析诈骗软件界面设计特征,强化学生数字安全敏感度;“风险情境推演区”引入刷单返利、虚假理财等8类高发案件模板,组织学生依据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开展案例推演,形成应对方案;“应急处置实训区”模拟冒充客服退款、网络交友诈骗等场景,通过角色扮演掌握风险预警、证据保全等全流程处置规范。

同学们参加反诈标识鉴别活动
二、技术赋能防护:构建反诈智能屏障
工作站成员走进学生宿舍之中,现场指导同学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,并完成30余台电子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系统升级,实现诈骗电话识别、风险拦截等功能全覆盖。通过分析近期32起高校诈骗案件特征,向同学们精准推送反诈提示信息。

工作站成员指导同学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
三、长效机制建设:安全治理融入日常
活动特别设置积分奖励机制,同学们参与反诈知识问答、签署安全承诺书即可获得纪念品,部分同学通过参与多个环节兑换了学习用品。工作站后续将通过定期发放反诈指南、组织安全知识问答等方式持续开展宣传教育,计划将每月15日作为“安全知识宣传日”,并联合安全工作处制作《燕园反诈案例集》,推动安全知识融入校园生活。

工作站活动现场
本次教育活动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反诈常识,累计覆盖学生200余人次,学生社区反诈APP安装率达到80%,风险识别准确率显著提升。工作站将持续关注新型网络诈骗动态,通过常态化宣传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