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零碳超低能耗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研究团队
Research Team for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Near-zero Carbon Ultra-low Energy Buildings
——超低能耗建筑设计、工业化建造理论与关键技术、零碳绿色施工工艺
团队负责人 |
|
张玉芬,女,1977年生,长安大学博士,清华大学博士后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 主要从事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、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及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、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,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项,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1项,横向课题10余项。2024年入选燕山大学“燕山学者”人才支持计划。发表论文80余篇,其中,SCI检索10篇,EI检索13篇,获得省部级奖2项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,实用新型11项,发表学术专著2部。 |
学术骨干 |
|
|
|
|
程树良,博士,教授,硕导,从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、复合结构吸能性能和结构优化及超材料等方面的研究。 |
张淑彦,硕士,副教授,硕导,从事新型热力管道、余热-气-电互补供热、BIM优化设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 |
叶全喜,博士,讲师,硕导,从事装配式钢结构、具有复位功能钢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。 |
刘芳,硕士,高级工程师,硕导,从事城乡更新与可持续发展设计、近零能耗建筑设计及建筑性能参数化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 |
|
|
|
|
高珺,博士,讲师,硕导,从事结构可靠性理论、模块化钢结构建造技术、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控制、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 |
张新,博士,讲师,硕导,从事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、智能全专业一体化集成建造技术、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 |
|
|
基本情况:团队现有固定研究人员7人,其中,教授2人,副教授1人,高级工程师1人,讲师3人,分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长安大学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,学缘结构良好。本团队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,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5项,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项,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1项;多次获得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、广东省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、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、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;发表SCI、EI收录论文150余篇;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。
研究特色:面对建筑高能耗问题,我国出台大量支持发展绿色建筑政策以促进建筑行业节能降碳,本团队紧密结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,立足国家与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,聚焦新型建筑工业化、超低能耗建筑、绿色建造、零碳施工的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,研究基于结构性能、材料性能、建造性能的数字化设计+智慧建造的集成应用体系。包括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结构体系设计、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高效连接技术、高层装配式建筑隔震与减震理论、基于BIM平台的全专业一体化集成智慧建造技术、高性能保温装饰多功能一体化系统设计、取消建筑室外脚手架施工技术与应用、寒地建筑取消市政集中供暖和夏季空调日光补温技术、寒地建筑被动供暖和主动供暖技术,建筑全生命周期免维护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。多重联动、综合运用,促进装配式建筑品质提档升级和更新换代,助力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高质量协同发展。